眼看地里的百十畝洋芋、玉米到了歸倉上市的時節,馬周微卻因為雇不到人手發愁,他說:“就近的村民不是在自家地里忙著,就是在周邊的百合、藥材地里打短工!苯衲晁幉、百合價格一路上揚,榆中縣北山地區又是種植大區,部分合作社和老板以每天高于往年50元的價格雇人搶收,讓與馬周微一樣的中小種植戶“望人興嘆”。
馬周微是榆中縣中連川鄉赫原春牲畜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合作社主要以種養殖為經營重點。年初,在中連川鄉黨委、政府“大力發展小雜糧、馬鈴薯兩大主導產業”的布局和倡導下,全鄉39家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響應號召,從以馬鈴薯、蕎麥、玉米為主的種植業,和牛羊為主的養殖業兩個方向發力,全鄉糧食播種面積達到3.5萬畝,中藥材1.1萬畝,帶動全鄉務工人員達600余人。
拋去結構性短缺的原因,勞動力成本的上升為區域經濟增長提供了更多的內在動力,這對于十年九旱、靠天吃飯的榆中北山地區多少注入了推動產業發展的強心劑。記者了解到,目前,地處北山的中連川全鄉常住人口2000余人,多為60歲以上的老人,耕地面臨無人耕種的困境。如何盡最大可能掙脫自然條件的制約和現實條件的局限?據中連川鄉黨委書記孫燕介紹,今年以來,中連川鄉黨委、政府在四個“一萬畝”(小雜糧、馬鈴薯、玉米、飼草各一萬畝)農業種植計劃基礎上,提出了“用活土地、激活市場、發展特色、延伸鏈條”的工作思路,并按照“12個村黨支部+39家合作社+63戶種養殖大戶”的模式帶動農戶發展種養殖業。同時,鄉村積極牽線搭橋,配合種植企業、合作社與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全鄉新增流轉土地1萬余畝。
各支部因地、因時、因需謀劃產業項目,并結合春耕備耕、夏雨搶種等關鍵時節,充分發揮“土專家”“田秀才”“專業技術人才”、致富帶頭人作用,“請進來”就新形勢下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開展培訓學習。春耕伊始,鄉黨委、政府便充分發揮駐村幫扶單位的優勢,聯合蘭州市林業局、蘭州生態創新城管委會、蘭州市園林職工培訓中心等,邀請甘肅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甘肅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的專家教授,舉辦農業種植技術,生態護林員、草管員業務技能提升等專題培訓班,同時組織黨員、致富能手深入田間地頭率先垂范并對農戶開展技術指導,提振群眾致富信心,激發內生動力,開展農業種植技術指導共計10多場次。
一年到頭,各個企業、合作社也到了盤算收入的時候。地處中連川鄉的蘭州沃垚種植場負責人何明哲連續三年主打土蜂蜜產品,并通過自有渠道和幫扶單位拓展銷路,年平均產蜜約1000斤,市場價值8萬元左右。除了土蜂蜜,回鄉創業的何明哲還在種養殖、果木栽培方面有一套自己的規劃,積極探索著在北山的土地上,除傳統種養殖外更多的發展可能性,并有了初步的起色。
馬周微則最終從隴西勞務市場找來了務工人員,加上村里可臨時、靈活雇用的村民,10多個人忙活了20多天總算把近百畝洋芋收到了庫中。一邊收,一邊聯系銷路,最終通過幫扶單位等渠道,銷售首批洋芋4萬余斤,胡麻油近千斤。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洋芋、胡麻油都有了統一標識和包裝,不僅提升了農特產品的身價,也滿足了市場和消費者的部分需求。他告訴記者:“以我們的洋芋為例,品質和品種都能在市場同類產品中過得硬,我們正在申請注冊商標,希望走更加市場化的路子,以此來推出識別度高的‘北山品牌’,讓種養殖產業發展逐步走上集約化、規;穆纷,徹底告別以往零敲碎打、各走各路的現狀!庇浾攉@悉,赫原春牲畜養殖專業合作社今年通過聯合全村農戶及其他合作社的模式,通過抱團取暖、整體出擊的方式,有望實現洋芋、胡麻油、蕎麥以及肉羊銷售的歷史最好水平。
積貧積弱的先天條件需要更多的“后天”資源來支撐。據中連川鄉鄉長漢育君介紹,全鄉積極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甘肅雪源晶淀粉制品有限公司紓困解難,今年有望年產淀粉1萬噸以上,帶動周邊務工人數150人以上。扶持榆中鑫鵬牧草專業合作社養殖優質肉牛達到200頭,助推韃靼窯村集體經濟500畝馬鈴薯原種繁育基地建設,中莊窠村蔬菜暖棚建設規模和種植種類進一步擴容增效,均取得了較大成效,特別是各村集體經濟分紅發放為近3年以來落實資金數額最大的一年。
眼下,全鄉正有針對性地謀劃并開啟“頭雁”培育、增加土地利用率、加大農業基礎設施等系列項目,進而為明年的產業發展做文章、更進一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加足動能。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祁宏彬 崔凌云 牛明